跟著張麗善縣長逛雲林
在中秋節長假前後,回到雲林老家,張麗善縣長帶著我去看看雲林的特色地方。可以感受到她在地方治理的用心及民眾對她的熱情與肯定。
去年我父親往生,我在守喪期間,有一天大約晚上十點左右,我正準備上床休息,突然妹妹來叫我說縣長來了!我趕緊起床接待。她是在跑完行程後專程來為我父親上香,我們就在父親靈堂前聊到將近深夜十二點。我對縣長跑行程那麼忙,還特別跑來上香,深感謝意。
那晚,我們對雲林縣的發展討論很多,她也希望中央有一些科技產業的投資也能落腳在雲林。這次縣長帶我去看幾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我們先從朝聖大街的百年老店看起!第一家是1930年創立的裕昌蔴油行,老闆陳錫河海軍陸戰隊退伍,已經進入第四代經營,這家百年老店堅持用高品質的芝蔴,循古法釀製蔴油,地方有好口碑。
隔壁的長益中式嚞餅,是1927年創立,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老闆在炒餡料,難得窺探到大餅的餡料是這樣製作的!我們也看了美達香的蔴銠,米銠的現炸,及苦茶油釀製。我跟老闆說,蜂蜜,苦茶油都有益身體健康,但必須堅持好的茶籽及真蜂蜜,不可為省成本摻別的東西。
我也建議縣長在朝天宮前的購物大街可以讓市容更漂亮,品項可以增加一些,尤其是美食。這些年我對梅山太平老街一直評價很高,縣長也注意到增加觀光客人潮及購買力。
逛完老街,縣長陪我去朝天宮上香!童年的回憶,父親帶著我來北港牛墟,廟前景觀改變不大。結束北港行程,縣長請我到斗南的榕苑古蹟餐廳吃飯,這是古蹟保存委外經營的餐廳,這原是日治時代的警察督廳,也是覊押人犯的地方,在台北經營肉品生意的施財源返鄉經營餐廳。我笑著說,雲林總算增加一個好餐廳,這個古蹟餐廳以火鍋為主,食材以雲林本地提供為號召,用餐環境極佳。
吃完飯,縣長請我去斗六喝咖啡,這是日本時代的老建築改造成的日居圖南咖啡,由張嘉元先生經營,我們談到古坑咖啡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後來有業者拿國外咖啡豆來摻,盛況急轉直下,未來如何重塑古坑咖啡的美好未來?縣長也很關切,我建議她要從咖啡豆的認證及堅持高品質,提升烘焙技術下手。
最後一站到虎尾看布袋戲,縣長極力把雲林的布袋戲文化向下扎根,很多小朋友來布袋戲文化館參觀。這些年黃文章,黃強華的霹靂布袋戲經營有點辛苦,我常常在想,我的成長歲月是跟著金光布袋戲成長,也許黃俊雄先生的後代應整合一下霹靂與金光布袋戲的IP。
我讀小學的時候,西螺的鍾任壁先生的「大俠百草翁」我印象深刻,但傳到下一代逐漸殞落。布袋戲一方面要向下扎根,另一方面要善用新科技的力量,找回年輕族群才能找回往日光輝。
在六都擠壓下,彰化,雲林這些年都比較困難,這次縣長帶我去看這些地方都很有特色!地方父母官跑行程,用心思考城市治理及未來發展,張縣長的用心讓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