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12月再降息?聯準會上演「茶壺風暴」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一多位聯準會決策官員公開發表談話,他們對美國的經濟現狀及其面臨的風險看法分歧且甚至相互衝突。由於聯邦政府停擺導致經濟數據暫停發布,在美國央行於12月召開今年最後一次政策會議之前,這場內部的「茶壺風暴」料將愈演愈烈。
聯準會理事庫克(Lisa Cook)周一表示,央行的雙重任務—就業和通膨,都面臨風險升高,因此,12月9日、10日的會議有可能降息,但這不是必然發生的事。
自美國總統川普暫時未能成功汰除庫克以來,這是她首次發表公開談話。
在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活動上,庫克表示,利率過高會增加就業市場急劇惡化的可能性,不過,目前美國就業市場仍然穩健。另一方面,降息過多將增加通膨預期浮動的可能性,不過,目前令人鼓舞的是,大多數的長期通膨預期都處於較低且穩定的狀態。庫克表示,「央行的雙重任務正面臨壓力,所以我正密切關注這兩方面的風險」。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周一亦表達類似的看法,稱她認為上周的降息是對就業市場減弱多加一層保險,以及她對12月是否進一步降息抱持開放的態度。
戴利表示,如果我們讓通膨率降至2%,但代價是數百萬人失業,那將是一個不幸的結果,也是我們絕對想避免的事。與此同時,通膨率仍然太高,聯準會必須做出一個「平衡這些風險」的決定。
Evercore ISI副董座兼全球政策與央行策略團隊主管Krishna Guha表示,這兩位經常與聯準會主席鮑爾觀點一致的央行決策官員,其發言並未暗示聯準會想釋出12月將暫緩降息的訊號,但確實證實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氣氛已經轉而認為在12月會議降息的可能性變得沒那麼明確和絕對。這兩人「持續對就業感到不安」的鴿派說法,顯示聯準會在12月降息的可能性仍然是不降息的兩倍左右。這與目前利率期貨市場反映的機率大致相同。
聯準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周一受訪時重申他支持大舉降息,這是自他9月加入FOMC以來,在表決時一直支持的立場。他表示,股市和企業信貸市場的榮景,並不是主張貨幣政策過於寬鬆的理由。米蘭並表示,關於通膨,他的看法比同事們樂觀,也認為聯準會如果繼續採取過於緊縮的政策,就會加劇經濟衰退的風險。
聯準會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在8月請辭,美國總統川普於是提名其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米蘭接下該央行職位,並獲得參議院批准。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周一接受Yahoo Finance訪問時表示,由於通膨率仍遠高於央行的2%目標,且應該會在2025年結束前進一步攀升,因此他對再度降息抱持謹慎態度,「我對12月會議還未做出決定,我對通膨感到不安,通膨已經連續4年半高於央行目標,且趨勢還在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