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中菲行2月營收年增34.3% 海空運面臨關稅挑戰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雖然海空運市場遇到雜音,但中菲行(5609)2月營收仍表現穩定,單月營收21.38億元,年增34.3%;其中,空運營收13.09億元,營收占比61%,年增40.8%;海運營收7.12億元,營收占比33.5%,年增26.3%;合同物流營收1.17億元,營收占比5.5%,年增19.7%。
累計前2月營收44.36億元,年增27%;其中,空運營收27.11億元,營收占比61.1%,年增29.6%;海運營收14.82億元,營收占比33.4%,年增25.1%;合同物流營收2.43億元,營收占比5.5%,年增12.8%。
公司指出,2月空運市場由於人工智慧及智慧運算相關產品需求持穩,亞洲地區市場仍然繁忙,運費保持穩定,但是中國電子商務和轉運的運輸量,因為美國關稅政策而有所放緩,運價因而下降。
2月海運市場,亞洲地區市場因為中國加一政策的供應鏈移轉,需求穩定因而運價維持平穩,美國及歐洲的貨運需求則出現下降的趨勢,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不確定因素,造成市場混亂,導致運費下降。
3月2日至5日於美國加州長堤舉辦的跨太平洋及全球集裝箱航運與物流社群的頂尖會議S&P Global TPM25中,中菲行執行長施振昇發表演說,討論主題為「從亞洲角度看川普關稅、外包及全球產業發展」,探討亞洲供應鏈格局的變化,以及實際貨物所有人在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中需要做好的準備,獲得與會者好評,同時中菲行提供多元產品滿足客戶需求,運用人工智慧及流程自動化,提升生產力及優化服務效率,即便市場混亂,仍然可以為客戶解決問題及創造效益,同時透過數位行銷推動中菲行在客戶供應鏈管理的價值服務以爭取優質客戶,獲得相當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