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兩會送秋波 陸股雙牛滾燙

【時報-台北電】大陸兩會定調發展主軸,釋出許多積極訊號,提供陸股後市布局重點指引,今年包括赤字率提升至4%為史上新高,顯示政府積極維穩心態,大手筆規劃人民幣3,000億元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特別國債人民幣5,000億元,及地方政府專項債人民幣4.4兆元等,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陸股後市看好「科技牛」加「內需牛」雙主軸。
台中銀投信研究團隊表示,兩會定調工作任務將提振內需放在首位,消費政策包括消費補貼、提高收入、制度建設等,積極推動消費升級。其次為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等等,持續拓展科技創新應用。研判未來發展主流仍將以科技加上內需為雙引擎,持續帶動陸股後市行情。
台新MSCI中國ETF(00703)研究團隊指出,自DeepSeek問世後,全球AI焦點從美國科技巨頭重新聚焦回到大陸相關公司,成為陸股中長線漲升行情的新曙光,由於DeepSeek提升各領域應用場景進而提振企業獲利能力,後續應用端企業有望跟進,AI基建、算力等產業獲利提振,市場上修陸股科技、非核心消費以及通信產業獲利預期,後市漲升行情可期。
陸股後市除阿里巴巴外,市場估計包含字節跳動、騰訊控股、百度等國內科技大廠今年資本開支大幅增加,持續精進模型開源及訓練算力以延續長期AI發展,可望掀起陸股另一波多頭行情。
投資人可挑選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陸股ETF,該指數成份股包括香港國企股、美股掛牌中企和具滬港通或深港通資格的A股,適合投資人建立長期核心配置,藉此完整參與大陸市場的成長與變化。
群益深証中小(00643)ETF經理人洪祥益認為,全球AI領域競爭激烈,大陸不缺席,自DeepSeek R1發布以來,令市場感到驚訝的是,即使面臨嚴格的晶片禁令,科技公司依然能夠突破困境,追上AI領域發展,進一步促使陸股估值重新調整。後續隨力求科技自主的方向明確,政策扶植下也有助加速科技產業發展,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相關ETF分批佈局,中小企業100指數成分企業多著墨於官方積極推動的AI、新能源、電動車等科技創新產業,可透過中小板相關ETF把握行情。(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