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英業達赴德州設廠;被動元件廠大啖提前拉貨潮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2.465元兌一美元收市,升值6.1分,成交值為8.59億美元。
2.集中市場28日融資減為2081.54億元,融券增為188107張。
3.集中市場28自營商賣超3.73億元,投信買超22.67億元,外資買超58.67億元。
4.英業達(2356)及緯穎(6669)手握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客戶,正加速部署在美落地AI伺服器生產基地。英業達28日正式經董事會決議通過,將以8,500萬美元內(約合新台幣27.6億元)之投資額,於德州覓廠,緯穎也正於該處尋地購建新廠。
5.大陸五一長假即將來臨,加上目前正值關稅豁免期,被動元件廠傳出4月趕拉貨情況,今年五一連假達五天,長假前的提前拉貨效應,將會對4月營收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
6.中小尺寸面板模組廠全台晶像(3038)宣布,與專注於車載裝置及車載零件的日本精機株式會社簽訂「印度工廠合資協議」。雙方同意於印度設立共同出資的合資公司「EDT-India Private Limited(EDT-India)」,專門生產TFT液晶模組,印度新廠目標在2027年開始量產車載TFT液晶模組。
7.Gogolook-創(6902)預計5月16日轉上市,為創新板第一家轉上市的軟體公司,4月30日起競拍,競拍底價為50元,承銷價暫定65元,競拍底價和暫定承銷價分別約5~6折的價差幅度,加上軟體產業不受貿易戰與關稅直接衝擊,法人看好今年基本面表現穩健,該公司也預期今年第一季轉虧為盈,全年可望獲利。
8.晶碩(6491)28日公告第一季財報,受大陸客戶高庫存和農曆年工作天數較少影響,以及去年基期較高,晶碩首季營收為15.93億元,年減約7.6%。展望後市營運,公司表示今年主要成長動能為日本、歐洲市場,同時矽水膠產品取證進度符合預期。惟法人預期,晶碩第一季應為全年營運低谷,第二季營收有望呈現年增,之後逐季成長。
9.長科*(6548)28日舉行第一季法說會,並公布當季營運自結數,單季合併營收31.8億元、季成長0.4%,優於先前法說會目標,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0.45元。展望後市,該公司表示,就產業整體而言,最壞情況已過,工控需求應可逐漸升溫,而車用需求何時明顯復甦有待觀察,預估第二季單季營收介於32.3億元到34.3億元區間,有望繳出優於本季及去年同期的雙成長表現。
10.不畏關稅大戰亂流,中國大陸電動車銷量持續增溫,電池盒製造廠精確(3162)今年以來續增量出貨,其中歐洲廠、湖北廠分別受惠福斯增量與長安汽車新車量產,兩廠4月營收貢獻可望創高,以目前在手訂單以及出貨排程來看,樂觀第一季營收創高後,第二季將再改寫單季營收紀錄,全年可望季季高。
11.大宇資訊(6111)28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透過子公司宇全智聯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揚智科技(3041)私募案,認購揚智私募普通股2,315萬股,每股認購價格21.61元,總金額5億27.15萬元,取得16.51%股權,成為揚智單一最大股東。
12.全球資料流量爆炸性成長,矽光子技術憑藉高速度、低功耗、可擴展等優勢,逐步取代傳統電子傳輸方案,外資券商高盛認為,矽光子產業鏈上游供應商聯亞(3081)與全新(2455)正隨著800G/1.6T升級潮,迎來業績成長的機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