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股》華紙:關稅利弊 造紙業危中有機

【時報-台北電】林漿紙大廠華紙(1905)15日法說會聚焦關稅戰影響,總經理陳瑞和表示,對造紙業的影響有利有弊,訂單確實受到影響,最壞的影響在4月,大陸漿價帶頭轉跌、月減50美元,每噸漿價跌破600美元來到偏低水準,但自5月12日美中驟降關稅暫緩90天之後,目前漿價持平止跌,初現正面訊號。
長期看,陳瑞和認為,等到各國對美關稅底定後,各國可望因為比較關稅高低,產業版圖跟著有所轉移,有移動就會有新商機。
目前市場端,全球經濟變動壓抑各國市場景氣,需求不確定性高,台灣、中國內需相對弱且保守,歐洲市場相對好些。
華紙今年第一季轉虧,營收48.3億元、年減8.6%,稅後純損3.43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31元;累計今年前四月營收65.1億元、年減8.18%。
關稅戰影響紙漿價格,短纖漿價從去年10月每噸540美元一路漲到今年3月每噸610美元,累計6個月漲幅70美元,唯受到關稅戰影響,到3月漲勢暫歇,4月大陸漿價帶頭轉跌,5月至今回落到每噸560、570美元,短短一個月幾乎回吐過去六個月大部分漲點。
華紙指出,首季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短,台灣三廠同步進行大規模歲修,加上庫藏股轉讓員工認薪資費用,及終端市場買氣保守,皆影響第一季獲利。
接下來第二季,華紙旗下所有特殊紙、文化用紙及紙板產品售價調漲5%,三廠中最大久堂及花蓮廠完成大部份歲修改造投入營運。另外,花蓮廠完成第一條新製程木漿抽絲試驗產線,近期將送樣給客戶,都將有助於挹注華紙營收與獲利。
同時,華紙持續加碼重大資本支出,加速綠色低碳製程,包含花蓮廠高效回收生質能發電設施,預計2028年前全綠電運行。(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