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零組》AI、HPC助攻 建榮樂觀看今年

【時報-台北電】建榮(5340)15日舉行法說會,該公司對今年至明年產業趨勢持審慎樂觀態度,因AI與高效運算應用需求,將驅動高階Low Dk與T-Glass產品需求,該公司T-Glass預計於2026年正式量產。
該公司計畫自第三季起汰換設備,以提升生產高階產品能力,第四季完成設備汰換後,高階產品的生產能力將達產能30%以上,高階產品營收占比將提升到50%以上。
建榮召開2025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董事長吉田浩一親自出席,向投資人說明公司營運現況與未來展望。
吉田浩一指出,該公司於2024年初成功彌補過去5億元的累積虧損,2025年將成為公司重返穩定獲利的重要轉捩點。
他進一步宣布,公司將配發現金股利,每股配發0.2元,展現公司獲利回升與對股東回饋的承諾。公司將持續聚焦高附加價值OEM業務,強化產品與銷售結構。
發言人、副總經理劉純珍則表示,建榮近年積極推動產品轉型與優化產品組合,已逐步顯現出成效,2025年第一季營收年增19%、毛利率達17%,營業利益持續成長。
因農曆春節與工作天數減少,第一季營收較前一季小幅下滑3%;但相較2024年同期則明顯成長,主要受惠於高階產品出貨比重提升,推升平均單價與整體獲利水準。
她指出,2025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27元,略低於前一季的EPS 0.29元,主要是受到所得稅費用調整影響,但整體營運仍持續在改善,累積盈餘亦穩定提升,公司財務體質日益健全。
在產品與市場布局上,建榮持續降低傳統電子產品比重,並積極拓展高附加價值OEM產品。OEM高階產品出貨量持續上升,已成為主要營收與獲利來源,有效提升整體毛利結構。
區域營收方面,建榮營收以亞洲市場為主,占比高達86%,其中,台灣市場占41%、日本占34%,皆較2024年同期明顯增加。美國與中國市場則因宏觀經濟環境調整,占比略微下滑。
目前尚未因中美貿易政策產生訂單的異動,但不排除未來政策變數,已提前增加備貨因應。由於營收主要以美元計價,新台幣若升值1元,預估毛利率將受影響約2%。
而玻纖紗等原料價格則受人力成本、電力與通膨因素干擾,仍具不確定性。(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娟萍/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