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散熱三雄液冷啖大餅;家碩擴產衝市占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505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1.97角,成交值為20.06億美元。
2.集中市場21日融資增為2517.06億元,融券增為264293張。
3.集中市場21日自營商買超24.07億元,投信買超16.04億元,外資賣超100.79億元。
4.AI資料中心散熱進入液冷轉型,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受惠輝達GB200 NVL72機櫃式伺服器放量,今年液冷滲透率將自14%跳升至33%,後續冷卻技術更將由「液對氣」過渡至「液對液」,對散熱能力與穩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台廠奇鋐(3017)、雙鴻(3324)、台達電(2308)正把握這波升級潮,沿冷水板、CDU與系統化基礎設施三路並進。
5.家碩(6953)專注半導體微影製程傳載自動化,受全球晶圓廠加速導入2奈米帶動,EUV光罩相關需求強勁,公司在光罩清洗、交換、儲存與管理到充氣等關鍵環節具備完整解決方案與專利布局,已取得多家國際大廠認證並領先切入晶圓製造供應鏈。
6.意德士(7556)今年以來受惠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帶動該公司三大主要產品線出貨旺盛,市場看好該公司第三季營收有望再創新高,三大產品線分別為全氟橡膠密封環(O-Ring)、真空吸盤及維修服務,其中以氟橡膠密封環占營收比最高,目前已切入3奈米供應鏈,未來也可望打入2奈米供應鏈,全年營運樂觀。
7.眾福科(3168)雖有匯率影響,上半年營運表現平穩,每股稅後純益1.16元。展望下半年,眾福科預期,營收持平或略增,醫療和船舶的訂單明朗,特殊車輛持續進單,新的產品線包括大型船舶和MCU-Embeded產品也陸續量產。
8.大江(8436)董事長林詠翔21日表示,為對抗關稅,已啟動「大江生醫2.0」計畫,並以輕資產布局因應,未來將透過至少6座輕資產製造基地與10個跨國公司據點,建立高度靈活且具韌性的全球製造與服務體系。
9.和康生(1783)加速推動品牌轉型,董事長林詠翔指出,將聚焦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等二大核心材料,透過取證、併購、業務擴張等三大策略,穩健推進全球市場,力拚4年內營收翻倍成長、市值挑戰百億元,長期以躋身全球前十大醫材廠為目標。
10.業界傳出,日本三井金屬將持續加碼高階銅箔產能,預計在2026年9月透過轉換設備,擴產至月產840噸,以因應AI伺服器與高速運算需求帶動的PCB/CCL用料升級。業者指出,三井金屬為全球HVLP銅箔的關鍵供應商,長期為台灣主要CCL廠如台光電(2383)、台燿(6274)及聯茂(6213)指定採用,涵蓋1至5代銅箔產品。(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