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金融》元富投顧:降息啟動 資金有望重新流入藥物開發

時報新聞   2025/10/21 10:26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台新新光金(2887)旗下元富投顧指出,隨著美國聯準會(FED)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資金有望重新流入藥物開發領域。同時,國際大藥廠亦將面臨未來數年的專利斷崖(Patent Cliff)壓力,台灣生醫產業不論是在CDMO委託製造與授權合作方面將迎來契機。

 元富證券支持由環球生技與中華徵信所合辦,將於明日登場的「2025台灣生技產業價值力調查」報告發布會,透過數據與分析,全面揭示台灣生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與發展潛能。此外,元富證券子公司元富投顧,為全台少數設有「生醫研究組」的投顧機構。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2025年是台灣生技產業令人驚豔的轉折之年,市場對於生技題材的熱情再度點燃,多檔市值突破千億台幣的生技公司強勢崛起,中小型新藥研發公司股價亦表現亮眼。此外,過去多年穩健耕耘、成功取得美國FDA藥證的新藥企業,亦正式進入收成期,印證台灣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展望2026年,台灣將迎來新藥成果密集開花的一年。諸多公司在2025年皆有正面的臨床結果,包括中裕(4147)的次世代HIV聯用藥物TMB365/TMB380、順藥(6535)的中風新藥LT3001、康霈*(6919)的溶脂藥物CBL-514與泰合(6467)的口融膜藥物TAH3311等,有望在未來推動國際授權合作,再創台灣生技產業新里程碑。

 元富投顧生醫研究團隊指出,全球生技產業近年受高利率環境影響表現平淡,市場焦點多集中於GLP-1減重藥物。隨著美國2025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資金有望重新流入藥物開發領域。同時,國際大藥廠亦將面臨未來數年的專利斷崖(Patent Cliff)壓力,勢必積極尋求授權合作與創新藥物補強研發動能,因此台灣生醫產業不論是在CDMO委託製造與授權合作方面,將迎來嶄新契機。

 新藥開發需要漫長的投入期,從臨床前期藥物探索,一路經過隨時可能失敗的臨床二、三期人體試驗,乃至法規審查與市場銷售皆充滿挑戰。投資人若能理解產業周期並審慎評估風險,將有機會參與並共享台灣新藥產業成長的紅利。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