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臻鼎迎戰PCB需求高峰;輝達揪伴掀AI電源革命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731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4分,成交值為11.47億美元。
2.集中市場22日融資增為2928.85億元,融券增為322632張。
3.集中市場22日自營商買超27.51億元,投信賣超23.06億元,外資賣超224.07億元。
4.AI推動PCB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成長周期,臻鼎-KY(4958)全力迎戰市場需求高峰。董事長沈慶芳22日表示,AI與邊緣AI將是主要成長動能,因此從中國大陸、台灣到泰國同步展開大規模擴產,尤其今年淮安園區再加碼3座軟板廠,以打造具備全球供應韌性的「三足鼎立」版圖。臻鼎內部亦預期,PCB景氣將一路延續至2030年,明年成長幅度將高於以往。
5.禾榮科(7799)22日宣布,與日本筑波大學簽署AB-BNCT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推動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於臨床應用的發展與治療策略創新。
6.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各行各業,NVIDIA與Google等產業領導者正積極推動根本性的電源架構革命,目標是將資料中心的供電標準從傳統的48V,一舉提升至400V至800V的高壓直流(VDC)架構。德儀作為行業先驅,積極與輝達合作,聯發科(2454)旗下電源管理IC公司立錡也參與其中。
7.聯電(2303)22日推出全新55奈米BCD(Bipolar-CMOS-DMOS)平台,此平台針對電子產品電源管理需求而設計,實現更小的晶片面積、更低的功耗與卓越的抗雜訊表現,鎖定車用電子、行動裝置與工業控制等高可靠度市場。法人分析,此舉意味聯電特殊製程布局進一步深化,有助強化電源管理與混合訊號晶片領域的市占基礎,搶占電動車與智慧終端擴張帶來的長線需求。
8.富世達(6805)因達注意交易資訊標準,22日公布9月自結,9月稅後純益2.55億元,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3.73元,年增115.61%。受惠AI伺服器散熱與折疊手機需求齊揚,第三季營運全面衝高,由於7月EPS為3.02元,法人推估,第三季有兩個月合計達6.75元,使單季EPS可望突破9元,改寫歷史新高。
9.亞泥(1102)轉投資、在香港掛牌的亞泥中國(0743.HK)預期,今年前三季淨利約人民幣1.46億元,與去年同期虧損4.59億元相比,已轉虧為盈。
10.東元(1504)董事長利明(南犬)22日指出,東元與鴻海(2317)合作在已鎖定全球AI基建、鴻海在全球200多個廠區推行智慧工廠廠務節能管理,及鴻海、電電公會在海外設立科學園區等,都是合作方向。對於東元近期股價大漲,利明(南犬)表示也很意外,顯示市場對東元的期待很高。
11.板卡第四季憂旺季不旺,受限記憶體缺貨價漲,板卡廠供貨受累吃緊,CPU亦有供貨缺口,對第四季為傳統旺季的板卡業者蒙上陰影,二線板卡廠多保守看待第四季出貨動能,法人預估,三大一線板卡廠華碩(2357)、技嘉(2376)及微星(2377)旗下板卡業務第三季站上全年高峰後,第四季將收斂回檔。
12.立凱-KY(5227)總經理朱瑞陽表示,地緣政治下,中國大陸把磷酸鐵鋰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都列入管制,給予立凱電很好的市場機會。原本立凱電以授權布局,很多客戶希望我們能自行生產第四代電池,目前正掌握訂單,並評估自行生產和授權生產兩邊並進。(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