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電零組》今年拚轉盈、後續3觀察 立凱漲停重返3字頭

時報新聞   2025/10/23 12:53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立凱-KY(5227)出售龜山工業區約2300多坪土地及廠房,交易預定於2025年完成並認列收益,其預估處分利益約5億元,可望帶動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立凱周四股價衝上漲停價,重返30元大關,創下一個月以來高價。而展望後續營運,立凱-KY可望受惠短期國際業者轉單及中長期建立非紅供應鏈之需求,營運可望具轉機題材,但實績顯現仍待時間醞釀。市場評估後續觀察三大重點,其一排除一次性收益後,本業虧損改善狀況及趨勢;其次後續對外籌資及實際建廠進度是否符合公司管理層預期;最後為美中關係發展與雙方政策變化。

 立凱-KY今年前三季營收3.36億元,年減19.06%;今年上半年稅後淨損1.36億元,每股稅後淨損2.01元。立凱-KY於7月17日成功標售桃園市龜山工業區約2300多坪土地及廠房,以台幣8.25億元出售,交易預定於2025年完成並認列收益,其預估處分利益約5億元,將可貢獻EPS約7.3元,可望帶動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展望後續營運,立凱-KY可望受惠短期國際業者轉單及中長期建立非紅供應鏈之需求,營運可望具轉機題材,但實績顯現仍待時間醞釀。市場評估後續觀察重點,其一排除一次性收益後,本業虧損改善狀況及趨勢;其次後續對外籌資及實際建廠進度是否符合公司管理層預期;最後為美中關係發展與雙方政策變化。

 立凱-KY題材主要來自於可望受惠中國對電池材料、製作技術及設備等祭出管制措施,中國大陸把磷酸鐵鋰正負極材料、製造設備都列入管制,給予立凱-KY良好的市場機會,作為海外業者之替代選擇,惟中國預定於2025年11月初方正式上路,加上實際執行細節及範圍不明,且公司並未揭示與外部客戶洽談具體成果及進度。但立凱客戶希望公司能自行生產第四代電池,目前正掌握訂單,並評估自行生產和授權生產兩邊並進。但受到美國關稅戰下,手上授權合作案洽談推進有一些延遲,實際發酵尚需要時間。

 立凱-KY總經理暨發言人朱瑞陽進一步說明,地緣政治反而帶來商機,中國對於LFP電池正極材料管制提升,今年7月中國針對高壓實密度磷酸鋰鐵電池,禁止正極材料相關技術出口。中國10月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同時間也針對高壓實密度鋰鐵電池的正極材料。而國際間,更重視非中供應鏈的安全性,需要掌握自有鋰電池技術和產能。立凱-KY也正在桃園新廠區規畫一條第四代磷酸鋰鐵電池試產線,預計明年1月試量產。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