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櫃股》鴻勁攻AI高功耗測試商機 啟動四廠擴產計畫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預計11月底轉上市掛牌,受惠市場需求暢旺,發言人翁德奎表示,受惠北美AI客戶需求暢旺,公司產能持續供不應求,將啟動四廠擴建計畫擴產因應,持續搶攻AI高功耗測試商機,毛利率目標控制在55~60%區間。
2015年成立的鴻勁主要核心產品為半導體製程後段測試分選機(Handler)與主動溫控系統(ATC),提供整合性解決方案,應用於AI/HPC、車用、5G/IoT(物聯網)、消費性電子及記憶體晶片等領域,上市後實收資本額自16.16億元增至17.99億元。
憑藉自研的ATC、分選機與高併測解決方案,鴻勁成功切入AI、高效運算(HPC)及車用晶片等高功耗應用領域,並以溫控精度、快速切換、穩定性與高併測效能建立差異化優勢,結合機構、次系統及軟體整合能力,提供客戶高客製化的完整解決方案。
鴻勁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27.97億元、年增達近1.35倍,毛利率58.85%、營益率52.95%,稅後淨利50.33億元、年增達1.35倍,每股盈餘31.15元,全數改寫同期新高,且已逼近2024年全年新高紀錄。
鴻勁9月自結合併營收創28.61億元新高,月增5.05%、年增達1.31倍,使第三季合併營收81.97億元,季增19.24%、年增達1.29倍,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09.95億元、年增達近1.33倍,已超越2024年全年139.92億元、提前改寫年度新猷。
觀察鴻勁第三季產品營收結構,為測試分類機42%、主動溫控系統33%、水冷板(散熱鰭片)23%、其他2%。終端客戶地區部分,則以美國達55%為大宗,中國大陸22%、台灣14%、東南亞日韓8%、歐洲1%。今年成長動能主要受惠北美GPU客戶需求帶動。
以前三季產品應用及接單比例來看,鴻勁以AI、HPC、特殊應用晶片(ASIC)占69%最高,車用占約13%居次,手機晶片(AP)及通訊約10%,3C消費性電子約5%,記憶體及微機電(MEMS)約3%。
鴻勁目前在台灣有3座廠房、總面積約5.93萬平方公尺,季出機量逾550台,全球裝機量逾2.5萬台,公司正啟動四廠擴建計畫,面積約1.8萬平方公尺,預計本季動工、2028年啟用,屆時總產能將提升約4成,季出機量可達750台,以因應快速擴張的AI/HPC需求。
隨著北美成為最大終端市場與AI新專案集中地區,鴻勁將持續深化ATC主動式溫控及高功耗測試技術,並透過蘇州、美國、德國等海外子公司快速回應國際客戶維修與改裝需求,強化在全球AI晶片測試設備市場的競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