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盤前掃瞄-國內消息》高通、聯發科搶進台積N2P;台股戰29K1關鍵

時報新聞   2025/11/03 07:53

【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半導體製程競賽持續升溫,台積電次世代2奈米進展順利。繼蘋果預定成為首批導入N2製程的客戶,行動晶片雙雄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亦加快導入腳步,同步採用強化版N2P製程,帶動台積電A16製程量產時程提前。供應鏈傳出,A16最快將於明年3月展開試量產,顯示台積電已進入摩爾定律2.0新階段。

2.美股四大指數10月31日收小紅,台指期夜盤則是高檔震盪,跌165點收在28,265點。歷經10月大漲逾2,412點、創史上最亮十月行情後,法人表示,短線在台積電領軍下,多頭氣勢延續,看好台股在六大利多加持之下,11月有望震盪走高,其中,19日輝達財報將是台股能否突破前高的最大關鍵,若釋出利多,有望在11月向上挑戰29,000點。

3.航運業迎美國對中國降稅利多,中美預計本周宣布貿易協議,10日起對中國芬太尼關稅減半至10%,進一步考慮降至零。航運業預估,短期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會增加,關稅下降緩解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刺激消費需求,對海運業是利多,看好芬太尼降稅利多,有機會帶動農曆年前貨量與運價雙增。

4.聯合國COP30大會預計10日在巴西登場,行政院近日可望核定台灣加速接軌國際NDC3.0減碳目標,在本周對外並向國際宣示,設定2030我國減碳較2005年基準年將加大減量26%~30%,2035年則減量36%~40%。其中,拍板綠電占發電配比2030年要達到3成,惟光電、風電開發落後,存在不小挑戰。

5.為加大減碳決心,碳定價決定明年4月如期申報,5月底前繳交。惟環境部和經濟部已達共識,11月中旬前,會對外宣布擴大高碳洩漏產業認定範圍政策,將組成跨部會審議小組認定。受到對等關稅衝擊或地緣政治影響,營收大幅衰退,且碳費占毛利3成企業,將祭出費率折扣,若企業有負債情況,同時給予緩繳機制,讓艱困產業有喘息空間。

6.半導體業界傳出,台積電從9月起陸續通知客戶,決定自2026年元月起,5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執行連續四年的漲價計畫,報價平均漲幅約3~5%。這是台積電罕見採取的長期調價策略,顯示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強勁,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議價力與技術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7.台積電10月大漲195元、漲幅14.94%,以1,500元作收創史上新猷,帶動台股加權指數單月大漲了9.34%。不過,外資卻逢高賣超台股高達991億元,其中更大砍台積電1,107.53億元、賣超元大台灣50(0050)高達478億元,分別居第一及第二。分析師指出,僅是正常的逢高獲利了結操作,而非看不好台股或是台積電後市。

8.MSCI半年度權重調整將於台北時間6日登場,考量加權指數與MSCI台灣指數表現居前,統一投顧、兆豐國際投顧等大型研究機構均預料台股權重有望獲調升,個股則以市值排名竄升的南亞科、致茂、貿聯-KY、東元納入機率高,隨台股暫時進入高檔震盪,權重調整若捎來暖意,多頭衝鋒29,000點想像空間大增。

9.AI算力需求持續擴張,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競逐的焦點,已從單純擴建資料中心轉向「自製核心」。自研ASIC(客製化晶片)的新風潮正席捲全球,AWS、Google、微軟、Meta等巨頭全力投入,意在降低對NVIDIA、AMD等通用GPU的依賴。台廠ASIC業者創意、世芯-KY率先搶進,聯發科、聯詠等老牌IC設計公司也緊追上陣。

10.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調查顯示,全球AI基礎設施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預計到2029年支出將達到7,580億美元。IDC指出,未來AI的採用將主要由超大規模業者(hyperscalers)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帶動,以AI為基礎的研究與教育專案也將成為成長關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