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液冷夯 台廠搶進高效散熱

【時報-台北電】AI資料中心散熱規格全面邁入液冷時代,新一代機櫃正式將液冷方案成為標準配備。隨水冷板、快接頭等關鍵零組件價值提升,台廠散熱供應鏈如奇鋐(3017)、雙鴻(3324)、富世達(6805)、台達電(2308)與健策(3653)等扮演核心角色,從零組件製造延伸至系統整合,構築完整高效散熱生態。
OCP在今年高峰會上開啟散熱新階段,主流AI平台全面轉向液冷。
NVIDIA明年首季量產的GB300伺服器,其交換托盤水冷板數量自前代的18個增至27個,並新增180個快接頭,液冷價值提高1至2成;後續Vera Rubin系列與CPX設計將延續此結構,水冷板用量再擴大。
AMD於MI400系列Helios機櫃與MI500伺服器採液冷方案。
AWS的Trainium 2.5與3晶片亦從氣冷轉向液冷,單櫃快接頭用量高達456個,液冷應用已從GPU擴展至ASIC與CPU領域,需求明確。
液冷預期進入高速成長,法人預估,全球水冷板市場2024至2030年間將以45%~50%年複合成長率擴張,規模突破200億美元。AI伺服器、交換器與記憶體模組升級推升液冷滲透率,也使台廠產品結構與毛利率同步改善。
奇鋐在GB與VR系列AI伺服器水冷板與分歧管市場居領導地位,受惠CSP客戶新平台放量,營運動能強勁;旗下富世達專攻快接頭產品,隨機櫃用量倍增,營收與獲利明顯放大。
雙鴻則憑高良率製程,第四季液冷占比可望升至45%、推升營收季增雙位數,動能優於預期。
台達電展現系統整合優勢,其液冷方案結合液對氣Sidecar、分歧管與水冷板,形成一體化冷卻系統,已獲多家美系CSP採用。隨液冷市場滲透率提升,台達整合式液冷系統在未來幾年營收將強勁成長,相關動能更可望推展到2027年。
展望下世代技術,AI GPU熱密度將突破3,000瓦,推動晶片級散熱浮現。健策布局的微通道蓋板(MCL)整合均熱片與水冷板,可讓冷卻液直接流經晶片層級,大幅提升散熱效率,相關應用技術可望於2027年起導入Vera Rubin Ultra世代GPU,為AI硬體新週期注入新動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絡懸/台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