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半導體》初登場漲逾34% 暉盛創新板蜜月甜

時報新聞   2025/11/04 09:52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先進電漿設備廠暉盛-創(7730)今(4)日以每股72元轉創新板上市掛牌,開盤即以大漲34.03%的96.5元開出,漲勢雖一度收斂至29.44%,但隨後再度擴大,截至9點40分最高上漲34.72%至97元,早盤維持逾3成漲幅,蜜月行情超甜蜜。

 暉盛創新板上市前現增發行新股2165張,其中1841張以底標67.92元競拍方式對外承銷,得標價最低96.1元、最高121.5元,加權平均得標價101.88元。公司原訂3日轉創新板上市,惟因颱風外圍環流使部分縣市停班課,影響現增相關作業時程而順延至4日。

 2002年成立的暉盛聚焦開發先進電漿(Plasma)技術、生產各式電漿設備,以自主技術切入半導體、IC載板、印刷電路板(PCB)及新能源環保等應用領域,2024年3月18日登錄興櫃交易,轉創新板上市後實收資本額自3.46億元增至3.67億元。

 暉盛核心業務聚焦電漿清潔、電漿蝕刻及電漿表面改質技術,擁有跨足真空電漿、常壓電漿及高效電漿火焰的完整技術平台,可應用於清洗、蝕刻、去膠渣、極化、鍍膜前處理與高溫裂解等製程。除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外,也積極拓展日本、美國、歐洲與東南亞市場。

 暉盛2024年合併營收5.47億元、年減28.14%,稅後淨利0.86億元、年減34.75%,均為近3年低,每股盈餘3.01元,下滑主要受半導體產業去化庫存影響,以及ABF載板專用設備於2022~2023年大量出貨,墊高比較基期。

 暉盛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55億元、年減2.96%,營業利益0.37億元、年增15.35%,惟因匯損拖累業外顯著轉虧,使稅後淨利0.15億元、年減達61.64%,每股盈餘0.44元。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3.55億元,年減5.61%,衰退幅度較前8月7.28%收斂。

 展望後市,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新世代載板需求持續攀升,暉盛憑藉技術優勢與國際客戶基礎,可望成為推動營運成長的雙引擎。公司表示,目前市況已見明顯復甦,有諸多專案正洽談中,訂單能見度已達逾半年,預期2025年營運將落底,對2026年恢復成長樂觀看待。

 暉盛指出,公司深耕多年的玻璃載板與Glass Core技術已取得美系大廠認證,並成功打入美國半導體大廠及面板級封裝(PLP)供應鏈。隨著全球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需求升溫,可望成為後續營運主要成長動能,預計於2026年首季啟動量產,挹注營收動能。

 同時,暉盛與封測龍頭合作開發先進製程設備,並已開始向晶圓再生大廠出貨,後續有機會取得其全球最大產線訂單,將持續深化與晶圓製造及其上游客戶合作,推升營運向上。此外,IC載板與PCB廠正推動全乾式製程,公司投入的乾式處理設備將同步受惠。

 暉盛董事長宋俊毅指出,化合物半導體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具高耐壓與高效率特性,應用於電動車、儲能、5G通訊及綠電設備,市場潛力龐大。暉盛已完成SiC電漿蝕刻與GaN表面處理設備的開發,並推進相關模組導入,積極搶攻功率元件應用市場。

 法人表示,暉盛透過在先進封裝、ABF與玻璃基板、第三代半導體、晶圓再生與智慧製造等多面向的深耕,除強化在半導體設備市場的競爭力,也緊扣AI、高效運算(HPC)、電動車與綠能發展趨勢,增添營運後市成長動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