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新唐連虧兩季 董座蘇源茂:日本事業拚最快重返2023水準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新唐(4919)今(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董事長蘇源茂表示,公司連續兩個季度虧損,主因來自日本子公司營運影響,主要因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短期獲利受壓。不過,他強調,目前日本事業修正已接近底部,目標在最短時間內讓日本營運重回2023年的水準。
新唐第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2.7億元,稅後淨損5.13億元。與第二季相比,營收減少5.4億元,但虧損金額已由第二季的6.75億元縮減至5.1億元。公司指出,第二季因美元貶值導致業外匯兌評價損失約3.4億元,第三季未再出現此情況,使虧損收斂。此外,第三季毛利率自上一季的34.9%提升至35.7%,主要反映庫存去化帶來的存貨評價回升利益。
蘇源茂說明,2022年全球晶片供不應求時,為滿足日本市場及客戶需求,公司於當地進行前段與後段產能投資。然而市場環境變化,使產能利用率未達預期,形成成本負擔並壓抑獲利。他進一步指出,日本營運虧損亦與車用業務過度集中有關。新唐在日本的車用營收占比高,但主要車廠與零組件客戶競爭力下滑,加上庫存調整影響,導致近兩年車用出貨連續下滑。不過,公司認為車用業務已逐漸落底,未來將透過製造成本合理化及產品線擴展,加速日本事業回穩。
展望後市,蘇源茂強調,日本團隊仍具堅實的人才與技術基礎,將以此為核心推進新產品布局,帶動營運重返成長軌道。
在產品線方面,蘇源茂表示,新唐已將過去以高階白色家電控制為主的MCU技術,延伸至數位電源管理與電動車充電樁等高效能源應用,並已於日本市場量產。IC卡應用方面,公司技術已成功導入日本駕照與交通卡新規格,預期將帶動相關訂單成長。
音訊晶片方面,新唐推出符合車用等級認證(AEC-Q100)的整合型音訊解決方案,可應用於車載通訊、娛樂與語音控制系統,產品已開始供應車用客戶。伺服器領域方面,公司於美國OCB展中發表新款BMC系統封裝解決方案,將控制晶片與所需的DRAM、Flash及eMMC整合於同一封裝中,能在相同尺寸下實現更高整合度,提升伺服器運算效率並降低功耗。
此外,新唐開發的Bridge IC整合多項感測器與影像訊號處理(ISP)功能,適用於新興AI穿戴裝置市場,目前已獲中國多家客戶採用,預計明年正式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