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政治》恢復WTO威信 歐、中是關鍵

時報新聞   2025/08/02 14:47

【時報-台北電】鑑於1930年美國通過斯穆特-哈里法案(Smoot-Hawley tariff)把關稅調升至60%,以致全球陷入大蕭條。二戰結束後美國反省高關稅的錯誤,於1947年與英、法等國協商關稅減讓,簽署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WTO前身),開始推動貿易自由化。

 隨後40多年,GATT展開八個回合的談判,1964年甘迺迪回合各國平均關稅調降36%,東京回合九大工業國再降33%,烏拉圭回合取得更大成就,除了工業產品關稅自1995年開始,以四年五階段調降三分之一,並依零對零方案,廢除所有農機、啤酒、藥品、烈酒等十多項產品的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另有化學品一致性方案。已開發國家農產品的關稅,自1995年起六年削減36%,開發中國家十年削減24%。

 八個回合的談判所創造的自由貿易,讓全球經濟飛快成長,全球出口每十年成長1倍,1970~1980更成長了541%。

 GATT於1995年改組為世界貿易組織(WTO),2001年杜哈部長會議通過兩岸入會案,於次年展開杜哈回合談判,可惜未獲協議,惟期間通過資訊科技協定(ITA 2),加上1997年的ITA,總計近500項資通電子產品降至零關稅,今日全球資通訊如此進步,WTO功不可沒。

 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於2017年上台,他認為,自由貿易導致美國製造業不振,屢次揚言退出WTO,從這次貿易戰WTO除了示警而無力調解、糾正美國可知,昔日WTO的威信已不復存在。

 在美國杯葛下,未來如何恢復WTO昔日的威信,歐盟與中國的態度將是關鍵所在。(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文/于國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